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家居装修警示:家居装修“团购”有风险

www.dps4.com 2024-08-06 房产纠纷

近来,在购房、采购装修材料等大项支出中,愈加多的买家信奉“团结就是力量”,他们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渠道组织起来,集体与企业讨价、维权,一时间,集体采购成了实惠、便宜的代名词。“团购”的结果虽然可能使买家获得相应的优惠,但,现在这种采购方法还是处于一种自然状况下的商业行为,因没好的体制来保证,所以常常会出现问题。现在,大部分的“团购”是通过网上联系的,业主间的接触不多,几乎都是一面之交,因此购买队伍并不稳定。而“数目决定价格”,这是“团购”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对所达到的商品数目都有严格的优惠指标限制,假如装修业主对具体需要的建材数目不了解,或是原本商量好的人数有所降低等,数字变了,打折率也随之改变,组织者就得重新再谈判,企业给的价格也会再上扬,业主承受起来也就越困难。因为组织的松散性和随便性,一些企业也担忧“团购”活动会扰乱分销商的价格体系,所以,谈了好长期却最后很难成交的状况常常存在。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有些“团购”的组织者对计划购买的装饰材料知道不多,在购买过程中没能让参与者得到便宜,有些是企业表面上给了打折,但事实上却又巧立各种名目不予落实。北京买家协会有一个采购散热器的案例就是如此,通过“团购”预定的散热器的确比同品牌商品的市场价实惠不少,但买家拿到产品时才被告知这个价格不包含安装,而安装费却要比市场高出不少。结果一算账,“团购”花的钱反而更多了。

通常来讲,参与集采的买家先期对商品品质充分的信赖,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打折上,而忽略对商品和服务的水平认真考虑。买家协会员工提醒买家,价格优惠,品质和服务不优惠,这才是“团购”的硬道理。另外,买家还应该防备“团购”中的陷阱———企业作托。买家对“团购”的热情及大宗的销售量使企业看到有利可图,就开始找“托儿”充当发起人来操纵“团购”,从中牟利。 组织一次“团购”,除职业“团购”组织者外,更多的是业主义务组织大伙,从网上组织报名开始,组织者要历程电话公告、数据统计、成立若干个商品分类负责小组、与企业谈判、收钱、交钱、和厂商签订预购合同,期间还要不少于两三次会议等过程。由于过程确实比较繁琐,担此重任的业主总是最后感到筋疲力尽,最后不能不舍弃一些原本较高的规范。 面他们兴未艾的“团购”,买家要提升警惕,擦亮双眼,不要一味地相信人数多的选择就肯定是正确的选择,在加入“团购”之前,先要对市场产品的品质、价格等做些知道,再去探寻自己合适的“团购”;要与合法的企业合作,要签完备的购买合同。总之,所有有了保证,才能给“团购”画上圆满的句号。

Tags: 房地产 房屋买卖 房产买卖纠纷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