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置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条例》
(4)《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
(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
国内处置劳动争议有什么机构
劳动争议的处置机构主要包含: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在县、市、市辖区应当设立劳动仲裁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负责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工作。
劳动争议处置原则是什么
《劳动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依据合法、公正、准时处置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里的“合法”,是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处置劳动争议。“公正”则是指在处置劳动争议过程中,对劳动争议当事人中任何一方,在适使用方法律上一律平等,同等看待,对违法行为加以追究和制裁,对合法权益给予保护。“准时处置”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法定时效内向劳动争议处置机构提出申请、申诉或诉讼请求时,劳动争议处置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时限,抓紧调查、处置工作,使争议准时得到解决。
劳动争议独立办案原则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明确规定:“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置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独立办案,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置劳动争议案件具备独立性,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独立办案是国内劳动争议仲裁规范的根本原则,也是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之一,其含义如下:
(1)独立办案原则是国家主权在劳动争议仲裁范围的具体体现。依据这一原则,外国籍和无国籍劳动者在中国境内就业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同意中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2)独立办案原则决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人民政府(包含劳动行政机关)中的独立性,人民政府对劳动争议处置工作实行大政方针指导,对仲裁委员会办案不推行行政干涉。
(3)独立办案原则决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相对于人民法院的独立性,二者是性质各异的劳动争议处置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行为不受人民法院直接制约,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不能作出撤销或保持的判决。
假如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华律网的专业律师。
文书推荐:篮球教练雇用劳动合同与拟执业机构聘用劳动合同附本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范文最新汽车修理厂劳动合同范文最新